A glimpse of Yu Ji 's project titled “Stone, Barnacles, and Seeds” (2022).

「Audemars Piguet Contemporary」愛彼當代藝術贊助計畫委託上海藝術家于吉創作,並由李棋策展的全新沉浸式裝置《石頭、藤壺與種子》(2022年),11月10日至11月13日於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舉行全球首展。

《石頭、藤壺與種子》是包含雕塑、影像及行為表演的大型藝術裝置,延續于吉一貫的主題實踐圍繞著水的意象展開,深入探索時間及腐朽的概念,以及人類與自然世界的交集。此作會在展覽過程中繼續演化,呈現不斷流動、稍縱即逝的短暫一刻。

我在創作《石頭、藤壺與種子》的過程中探索了新的製作技術,並接下了創作大型雕塑的艱鉅挑戰。非常感謝愛彼當代藝術贊助計畫與李棋的鼎力支持,不僅給我在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展出的機會,還在創作方面提供寶貴的協助。

于吉

藝術家

愛彼當代藝術贊助計畫透過委託,鼓勵于吉開創新的研究及創作方向,並與定居上海的獨立策展人李棋密切合作。于吉為《石頭、藤壺與種子》打造的雕塑不同於以往,不僅規模之大刷新個人紀錄,更首次採用金屬腐蝕等全新製作方法。

從她在奉賢海邊的工作室日日眺望的海埔地,到美洲東北海岸的湖泊及岩床,藝術家從家居及旅行途中所體驗的湖海河川汲取了創作靈感。她對水的具體記憶轉化為關於時間與腐朽的神話傳說,超脫了特定的地點,定格稍縱即逝的瞬間及其千變萬化的運動。

觀眾一步入展場就完全沉浸在一首光影交織而成的協奏曲中,隨著在起伏不定且質感各異的表面上舞動的光影,任由視覺感受流動的韻律。在一台復古電視機上,間歇播放著水的影像(2021年作品《後浪》)。兩座壯觀的雕塑作為裝置的基礎:《突出二》(2022年)將流動的水投影在一片巨大的青銅板上,《半皮半肉三》(2022年)的一塊鉛毯宛如充滿動感的波浪。

于吉在工作室中留影

今年適逢愛彼當代藝術贊助計畫10週年紀念,《石頭、藤壺與種子》於此時推出意義非凡。該計畫以持續不斷且有意義的合作方式扶持藝術家,協助其完成及展出在缺乏贊助的情況下可能無法實現的新作品。愛彼當代藝術贊助計畫委託創作的作品均歸藝術家所有,並對其藝術實踐的發展做出直接的貢獻。

愛彼當代藝術贊助計畫致力扶植藝術家,為其創意發展提供養分。協助于吉進行這場雕塑探索之旅並突破作品的規模與質感雙重極限,令我們深感榮幸。我們很高興與李棋攜手合作,讓這件全方位作品在上海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與世人見面。

Denis Pernet

愛彼當代藝術贊助計畫策展人

于吉肖像照

于吉(1985年生於上海)的藝術實踐以多元而著稱,橫跨雕塑、裝置、行為表演、影像等媒材,近期對繪畫亦有涉獵。她的作品大都基於對「地方」概念的考察而展開,探討特定地域如何成為歷史及地理敘事的載體。她經常從事田野調查,並利用研究結果在世界各地進行短暫的表演性干預,以思考及質疑身體在日常環境中扮演的角色。2008年,她在上海與朋友合創了由藝術家主導的「上午藝術空間」,以推廣實驗性藝術創作,並促進藝術家、策展人與觀眾的交流。于吉在上海生活及工作。

于吉於2011年取得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學位,2017年入圍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。于吉近年來的主要個展包括「無視陰影」,倫敦Sadie Coles HQ畫廊(2022年);「荒棄的泥土」,倫敦Chisenhale畫廊(2021年);「即興判斷二」,上海西岸美術館與巴黎龐畢度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(2021年);「Forager」,馬凌畫廊於上海銅仁路聯華公寓呈現(2020年);「她山之石」,上海露台計畫(2020年);「黑山­」,北京公社(2016年);「採硫日記·上卷­」,台北安卓藝術(2016年);「念念不忘」,北京C-空間(2014年)。至於她近期參加的聯展,主要有第十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,布里斯本昆士蘭藝術博物館與現代藝術博物館(2021年);「INCORPOREA 03」,羅馬Basement Roma藝術空間(2021年);2021新美術館三年展「軟水硬石」,紐約新美術館(2021年);「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」,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展(2019年);「夠快:藝術在行動」,斯德哥爾摩Tensta美術馆(2018年);「HUGO BOSS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入圍藝術家作品展」,上海外灘美術館(2017年);「第八氣候(藝術何為?)」,第11屆光州雙年展(2016年);「何不再問:正辯,反辯,故事」,第11屆上海雙年展(2016年);「中國內部—巨人之內」,巴黎東京宮(2014年)。2023年,柏林當代藝術中心與加州橙縣美術館都將舉辦于吉個展,分別於4月及6月開幕。